3)第九百三十三章 布柳赫尔的战略意_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师:骑兵第13师和骑兵第17师,乌拉尔dúlì骑兵师。哈萨克dúlì骑兵师,哥萨克远东骑兵师。外加萨哈林六个步兵师,苏俄东方集团军中亚集群总兵力重新达到三十万人。

  布柳赫尔雄心勃勃。同时他也知道,他的三十万大军不但决定着苏俄在远东的命运,更决定了他和托洛茨基两个人的命运,他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对华中亚攻略。

  经过沙俄投降人员的报告以及苏俄情报人员的分析,中队主要由三个军团以及数量庞大的补充团组成,补充团实际就是二线民兵,只有在主力军团损失之后才会补充进入军队。中国人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有西域军区核心城市阿拉木图,克勒兹要塞以及巴尔喀什以及沙龙城,至于俄国人认为非常重要的阿斯卡纳则没有多少中队驻扎。只是中国人在临走之前带走了阿斯卡纳所有值钱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只留下空洞洞的阿斯卡纳城。甚至中国人拆走了阿斯卡纳到巴尔喀什之间的全部铁路,他们用这些铁轨修筑了到阿克斗卡再到阿拉木图的铁路,而阿克斗卡正是泰西省省会。

  在苏俄的情报之里,中国人的兵力布置是:在巴尔喀什驻扎蛟龙军团。在阿克斗卡驻扎着黄龙军团。尽管在阿拉木图也驻扎着第三十二师团(隶属白虎军团),但此处有近四十个预备役团总计十万的预备役民兵部队(原本西域仅有十六个预备役团,但是大战来临,西域汉族男xìng移民接收到征兵通知,临时组成四十个预备役团做补充部队)。在克勒兹要塞驻扎一个第三师团(隶属白虎军团),在比什凯克驻扎着第三十一师团(隶属白虎军团),而在巴尔喀什湖最南端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镇布雷尔拜塔克――中国人起名沙龙城,中国人驻扎着最强大的第十师团(隶属白虎军团)和第十六骑兵师团(隶属白虎军团)以及近三万汉族民兵预备役部队。

  龙城的位置非常重要。向北延铁路直达巴尔喀什城,向南则直接抵达比什凯克。东面是热尔套山,越过热尔套山后则是楚河,沿着楚河可以直接抵达克勒兹要塞,龙城向西乘坐铁路只需要四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后方大本营阿拉木图。

  很显然,中国人以铁路作为主干线,将整个西域链接起来,从去年八月份到今年的四月份,短短八个月内竟然修筑了六百公里的铁路,再加上中亚的八百公里铁路,形成了一条一千四百公里的中亚大动脉。

  更加让苏俄帝国国民气愤的是,修筑的这一条六百公里的铁轨不是中国人生产和购买的,而是拆除了俄国中亚大铁路和中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铁轨挪过来的。而修建铁轨的工人则是他们奴役中亚的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塔吉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