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九九章 少不入川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圣明,出内帑2万两。户政府再出个8万两,夔州府的商贾出个10万两。还剩下40万的大头,你们拿吧。”

  40万两,还真不多。

  哪怕是朝廷给解决的地租钱,真要是办起来,也不止这点钱。

  这陕西商人算是入川陕商的带头大哥,在商人中颇有威望,心里算了算,自觉大赚,忙道:“这钱自是我们出大头。除此之外,我们是在愚钝,不知道还有什么要做的,还请国公提点提点。”

  刘钰笑道:“再就没什么了。就是你们的子弟,别在西京也别在四川了。去京城或者松江府,去开开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可不是周郑交质啊,你们也没这个资格交质。就你们这点资本,江南资本随便动动指头,你们就万劫不复,朝廷都用不着用朝廷手段弄你们。”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比别人更明白。”

  “盐,总是有尽头的。总要学会新的发财手段,商贸方向。否则,朝廷这边也不高兴,我也不满意。”

  对这个要求,陕西商人也只能连连称是。

  暂不说这里面的道理,只说朝廷给出的这些条件,他们不得不答应。

  他们现在还真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先领着他们去科学院转了一圈,既是为了推广技术,也是为了恐吓。

  如果他们不接受,那么似乎朝廷转身就会去扶植一个愿意答应这个条件的王二麻子、赵三狗子,而且扶植起来非常容易。

  不缺资本,也不缺技术。

  至于道理,陕西商人也不得不承认,刘钰说的这个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他也明白刘钰说的意思。

  他们能够在四川站住脚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而川商对贩盐一事尚不手熟。”

  之所以他们能够手熟,因为他们之前在两淮贩盐。

  他们是两淮盐业的竞争失败者。

  谷/span就像陕西商人之前自己和刘钰说的那样,一些西洋诈术骗术,都是先在东南流行。等着东南的人不好骗了后,拿到北方和西北西南,也就很容易骗到很多人。

  这就是所谓的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陕西商人在两淮商战中一败涂地,但在贩盐上,打不过徽商,那还打不过川商吗?

  作为此时全天下第二精通贩盐的商人团伙,打不过第一很正常,排后面的打起来还是颇为容易的。

  而刘钰的意思,是说让他们的继承人,家族嫡子们,出去看看,不要这辈子就只会卖盐了。

  再往内里说,如果说只会卖盐,这么说也不对。

  而是说,如果没见识过别的、不开眼看别的产业,盐业是有尽头的。

  到了尽头之后,赚的钱用来干啥?

  吃?喝?玩?乐?

  这些,花几个钱呢?

  能垄断食盐业的,就可劲儿花,能花多少?

  赚的大量利润,在不懂其余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