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五八章 备战(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粹扯淡,怎么可以相信在印度的退让,会让英国保持对法和平?

  但是,现实已经无法改变,他没有杜锋说的“此乱命也、不奉诏”的实力,所以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在“退让会让英国保持和平”这个不可更改的法兰西战略之下,他临走之前来锡兰的高浪埠找杜锋,就是传达一种信号。

  希望让英国人看在大顺的威胁下,保持这种平衡。或者说,让英国认为中法之间达成了某种协定。

  甚至,让大顺做调停者,让英法之间遵守条约。

  杜普莱克斯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出于他自己的骄傲。

  骄傲的他,认为马超尔特是蠢货、更认为来接替他的戈登是个废物。

  甚至骄傲地认为,自己离开印度,印度的事情必然糜烂。戈登那个废物,会被英国人打爆。

  如果他不这么骄傲,或者说不这么自信,那么他最多也就觉得自己的个人实现不可能了,法国的扩张依旧会在戈登的带领下保持印度的优势。

  但,其实混到这个地位的人,哪个人不觉得自己很牛、很厉害,缺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

  杜普莱克斯只是在接受了诏书之后,简短地与戈登进行了一些交流,就确定法国朝廷简直是脑子抽了,找了个根本不了解印度、不了解现实、读书读傻了的人来接替自己。

  这个继任者,压根儿不可能在印度获得优势。甚至用中国的那个纸上谈兵的成语,都不配,这个人连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在这种现实下,杜普莱克斯不得不为自己离开印度之前做最后一件事。

  杜锋转述的那番话,让杜普莱克斯不得不在“印度征服者”和“忠诚的法兰西人”这两个身份之间,做出选择。

  印度征服者,意味着,要和印度人作战、与英国人作战、与荷兰人作战、与马拉塔人作战、与阿富汗人作战、与中国人作战、与葡萄牙人作战。

  尽在咫尺的锡兰汉人和归义军,是他的潜在敌人,他不会引狼入室、驱虎吞狼。

  忠诚的法兰西人,意味着,他即便离开印度,也要为法兰西的敌人留下一个障碍。

  谷晼/span如果,法兰西得不到印度。

  那么,排在首位的,就是决不能让英国人得到印度。

  因为两国的两场百年战争,正在打第二个百年;也因为,大顺的军事力量,终究无法影响欧洲,至少此时是这样的。

  即便没有杜锋的那番话,杜普莱克斯也希望,通过自己和刘钰一系人的私人关系,让大顺派出一个军事代表团,在他离开印度之前,参观法国占据的城市、会见法国的印度节度使盟友。

  以期向英国制造一种压力:的确,马超尔特是蠢猪,可已经这样了,无可挽回了,那就朝着这种蠢猪一般的幻想努力呗。

  让英国人看在中法关系的份上,真的遵守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