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八章 记忆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掩饰住,骑着马检阅了一下青州军,最后还是没说太多忠心报国之类的话。

  “士兵们,我马上就不再是青州军的主将了。临行之际,我只想说一句话。”

  “你们为国征战的时候,是好汉。”

  “但若将来,有人克扣你们的军饷,闹饷的时候,也要做一条好汉!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可我只怕有人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军饷是你们应得的。有人克扣军饷,该闹就闹。闹出了大事,我来解决。你要是闹不出大动静,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士兵们轰轰地笑了起来,他们从来不知道缺军饷是什么意思,在威海在刘公岛里,从来没有短缺过军饷。

  没有人想到刘钰将走,会留下这么一句话。

  但这些征战的士兵都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大人放心,若是有人克扣我们的军饷,我们定然闹出个大动静。对吧!”

  几个胆大的起哄喊了几声,其余的士兵也都跟着笑起来。

  等着笑声停歇,刘钰又道:“当然了,若是出现了金人南下、五胡乱华这样的事,想来你们还是有报国之心的。这个我从未怀疑过。”

  “在我看来,只有两种仗。一种是自带干粮,保国、保天下;另一种,便是用你们的刺刀和大炮,去争更多的土地、财富。”

  “上有庙堂,下有庶民,各有分工。庙堂里的人,便要让你们这些当兵的,永远不用去学岳武穆,永远没有自带干粮去保国保天下的机会。”

  说完最后一句,刘钰冲着这些士兵敬了个军礼,跳上战马,头也不回,带着二百名挑选出的卫兵出了大营。

  “送刘大人!”

  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剩下的士兵自发地叫喊起来。

  逐渐融洽,化作同一声。

  军营里奏响了军乐,淡淡哀伤,士兵们嚎着翻山之前的葬礼上学会的新歌,说不出的应景。

  “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刘钰始终没回头,直到走出了很远,这才停下脚步,回头张望了一下。

  想着自己走之前嘱托军官的事,心想但愿你们能听进去。

  嘱咐士兵的,是让士兵敢于闹饷。

  嘱咐军官的,是让军官严肃军纪。

  既然皇帝要招抚,那么这时候谁要是去抢劫、强歼,那就是给皇帝上眼药了。

  青州军的军纪还是可以的,军饷发的足,平日里也一直在刘公岛上封闭训练,抢劫是一门技术活,他们还没学会。

  但是其余的部队,尤其是松花江的那群府兵……

  既然学了唐时的府兵制,就总要承担府兵的缺点:交了血税去打仗,那是去发财的。

  抢劫、偷窃、藏私、抢女人,谁要是不干,回到村落,反倒要被人奚落为没本事。

  出去打了一趟准噶尔,回家之后连个头巾、呢绒毯、马鞍子之类的东西都没抢到,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

  想想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