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一切如前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倭人驾西洋军舰直入天津,又将如何?”

  “既如此,海军就要保留。而海军,是要花大钱的。平时养军也要花钱,反正都是花钱,促成下南洋一事也就容易的多。”

  “此连环计也。先绝秦汉以降两千年北狄之患,如此方可面向大海;面向大海先打自己的影子,让‘以史为鉴’这四个字,有史可鉴;所鉴者,船坚炮利,海运方便,海上万里,亦卧榻之侧,南洋必不肯让他人安睡。”

  康不怠微微摇头晃脑,自觉妙极,最后道:“公子要做的事,若只是南洋,到今天这一步已然可以功成身退了。但他所谋者既不止如此,也不想就此功成身退,那就只好先回京。”

  “我之前并未想明白,直到今天出了事,我捋了一下,这才后知后觉,颇为惭愧,未曾远谋。”

  “看来,有人指点公子呢。”

  馒头细想了一下,确实也说得通,既是确定无事,他也就放心了。

  现在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规规矩矩的等下去就是,想必很快就有结果。

  数日后,七皇子李欗携军舰一起从天津返回威海,除按照计划继续在海上飘着的军舰外,其余靖海宫官学出身的官员齐齐列在军港前。

  待七皇子下船,称呼也就改了。

  “属下拜见总督海军戎政大人。”

  这个正式的称呼,刘钰在这的时候,军官们很少用。

  现在换了人,用这个正式的称呼,是最没有错的。

  海军在朝中还没有海军部,只有军衔而无正式的品级官职,此时按照军衔排列,在前排的至少都是各个五级舰的舰长。

  这些是海军的中坚力量,和大顺的陆军不太一样。

  海军有点像是“分封制”,舰长就是一个个采邑骑士,军舰就是他们的全身甲和战马,水手炮手则像是采邑骑士的征召农兵。

  基本上一艘船就像是一个骑士采邑,上面的大副、舵手、枪炮长之类的,一般都不会变动,除非战死。

  李欗知道眼前这些人,就是自己要面对的海军军官团,扫了几眼人群头前的几个,也知道谁人算是刘钰的心腹。

  现在来看,这些军官都很给他面子,也很听从朝廷的调遣。

  在海上执勤的,都是新入列的军舰,舰长都是前不久刚转正的。

  而那些最早被刘钰打报告走形式回京城提拔为舰长的,全都在这迎接李欗,并无一人以“出任务”为名不来。

  虽也知道这有演戏的成分,可愿意演戏就是好事。

  李欗又把当日在天津接到圣旨时候的那番话,与这边的军官重复了一遍。

  示意自己年轻不懂,不可能指导什么大略,并说如果京城那边派一个不懂海军的人瞎下达什么乱来的大略,欢迎这些军官们提出,自己也会前往京城质问。

  这些话,不说迎来了军官们的信任和好感,最起码态度算是到了,一些有心找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