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一章 心情起落如潮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幕府这回子可算是颜面扫地了。

  不但颜面威望大损,连带着近江周边的谱代大名们,也损失惨重。

  照这个态势下去,大顺好像不见得会登陆九州岛,也不见得会进攻长州,而是会朝着幕府使劲儿。

  幕府失势,日本就要大乱,这些当年西军的余孽们,便有机会搞点大动静。

  都是打出来的天下,长州藩可是有钱的很,只要幕府稍微松一松管制,长州藩的实力就可以暴涨一波。

  当年关原之后的那次检地清查,长州藩实际的石高,就有50多万石。

  然而,隔壁广岛藩的那个丰臣家的贱岳七本枪之一、关原合战的时候改旗易帜投靠东军德川家的福岛正则,这么大的功劳,才49万石。

  而长州藩是当年西军里出兵几乎最多的。

  一边是东军的大功臣,49万石。

  一边是西军余孽,却超过50万石。

  这可真成了早投靠不如晚投靠、晚投靠不如抗到底,实在说不过去。

  幕府负责检地的本多正信,就打了个七折,报了个36万石。

  也好让福岛正则好看一点,面上过得去。

  实际上,长州藩此时的实际石高,在80万左右。

  一则收入本来就高,地本来就多。

  二则参觐交代的时候,是按36万石的要求来的。

  参觐交代本就是一个疲惫各藩财力的阳谋,参觐交代的规模定制,和石高息息相关。

  那些觉得德川家坐稳了“江山”,世代不易的,不但参觐交代,而且参觐交代的时候多花钱、摆排场,甚至去大阪问商人借高利贷摆排场。

  那些心里还有点别样心思,觉得日后指不定怎样的,参觐交代的时候,就按照定制去做,省下钱粮,不会去浪费。

  关原合战之后,日本一直有个传说。

  说是毛利家每年元旦,召集武士登城的时候,都会问一句:“是时候了吗?”近臣就会回一句:“还早呢!”

  这故事虽然可能是模仿勾践尝胆、自问自答的版本而改编的,但有关原之仇,亦可谓之空穴来风了。

  上一任藩主倒是挺铺张浪费的,但毛利宗广继承之后,享保饥荒后恢复的参觐交代,他就是按照三十六万石的标准去弄。

  不像隔壁的广岛藩,穷的连金银都废除了,强制发行藩札纸币,参觐交代的时候还讲排场。导致天怒人怨、民怨沸腾,前几年刚刚爆发过大起义,如今更是穷的号称“和唐国打完仗,就要准备应付更大规模的一揆”。

  幕府这边其实也知道,长州藩有钱,石高可不是36万石。

  但长州作为西军余孽,动长州藩,西南诸藩心里怕是都不安稳。

  再者,农兵分离之下,只要军役数量和武士数量,按照石高标准,少点也行,免得长州可以正大光明地增加武士兵员。

  有耳目盯着,有武家法度,还有参觐交代和轮流去江户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