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五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派下台,彻底滚蛋。

  另一方面,这时候民众已经极度不满,对奥兰治家族彻底失望,但是议会派这时候也销声匿迹了,根本不站出来。

  谁这时候站出来,谁就得承担一切:赶走法国人、偿还东印度公司的债券、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粮价、打击投机商、取消包税制。

  干不好,就完蛋。

  在这个威廉四世准备跑路、根本不想再当什么劳什子执政官的时候。

  之前一直想要推翻奥兰治派的议会派们,此时却巴不得威廉四世这执政官一直当到死。

  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力挽狂澜,谁也没本事力挽狂澜。

  当然威廉四世也不傻,东印度公司也向海牙申请过,破产,由政府接盘,全面接管东印度公司。

  但是,海牙政府根本不接这个盘。

  这种情况下,把东印度公司逼到绝境、把荷兰的金融市场彻底搞崩的大顺的使节团,反倒成为了荷兰大商人阶层的座上宾。

  反正是有限责任制公司,破产清算,赔光拉倒,总不能让大股东和董事会,掏自己的腰包,来还公司的债务吧?

  公司破产了、或者荷兰亡国了,日子还得过啊。资本还得逐利啊、还得找投资方向啊。

  现在全世界都不消停,英法这几个大国,谁赢谁输还看不准,这时候买外国国债,万一将来不还呢?

  别的投资方向都差的一批,没有什么特别爆的利润增长点。

  买荷兰自己的国债,荷兰都这样了,眼看完犊子了,买自己国家的国债,那不是傻吗?

  但是,这几年忽然闯入欧洲世界的大顺,让荷兰的许多金融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大顺在欧洲金融资本的眼中,伴随着下南洋的举动,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越发明亮、越发喜人。

  大顺又没有香料癖,大皇帝估计也不是为了收一大堆的香料堆在屋子里看着爽,肯定要往外卖。

  若是能够拿下香料的欧洲销售权,这不就是一个巨大利好的投资方向?

  当然利润肯定是没法和原来的东印度公司相比,但肯定也比买国债要强。

  于是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专门请了精通中国文化的公司职员,按照和大顺官员打交道的方式,写了拜帖请柬,希望大顺外交使团的团长齐国公赏光。

  等齐国公一来,这些商人们看到跟在齐国公后面的康不怠,一个个心里都燃起了不少的希望。

  当年刘钰去俄国搞政变的时候,康不怠留在了阿姆斯特丹,没少和这些人打交道。

  按照东印度公司的判断,刘钰算是大顺的幕后外相。

  此人既是刘钰的亲信,可见大顺这一次使节团的权力很大,完全可以谈出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齐国公这一次赴宴,也没有摆出仪仗,因为宴请他的又不是荷兰官方,只是荷兰的议会派和商人阶层,他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