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五二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二)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地打开账目,扫了几眼,心中大喜。

  官窑瓷器那边,拿着外国人的图样定制的高级瓷器,还有……还有皇帝禁教,却允许一些特殊官窑烧“带十字架图案”的特殊垄断外销货,一共毛利是140万两。皇帝怎么分、什么成本,刘钰反正是不管。

  锡兰的肉桂、槟榔、宝石,赚了110万两。

  锡兰的亩税,刨除掉当地截留的,还有3万两。

  锡兰的宝石,那边还进献了四枚大的宝石,一批数量不等的小宝石。

  今年的西洋贸易公司第一次生意成功,要交垄断费,垄断费一共是120万两。朝廷保证会缉私、严查、不会允许私人走私到印度或者别的地方。

  按照标准的17%分红的,那就不提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进项:

  为“感谢”陛下给丹麦亚洲公司加增高额关税,按照丹麦公司商馆里搜出来的进货单,今年原本计划要进货328万4054件瓷器,现在肯定是泡汤了。

  当然这些瓷器都是中低端瓷器,海商们的股东大会,按照瓷器种类分了分,一共给了皇帝16万两的好处费。关键是听着数量挺吓人,但很多都是些诸如茶杯啊、茶碗啊之类的小件,真正贵的大件、一件就赚十几两的那种不是很多。

  瓷器之外,茶叶、黄铜、大黄、生丝等,这些丹麦公司原本的市场份额,分了三分之一给瑞典俄国,剩下的三分之二都被大顺海商吃下了。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又给了皇帝20万两的好处费。

  皇帝心里其实有点不太好意思,心想这他妈和当官收钱办事好像没啥区别啊?

  但关键是36万两白银实在太香了,再怎么不好意思,可也不能跟钱不好意思。

  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的说法,心道这倒还好,总不好叫史官“直笔”,只说是这些人“捐献报效”才行。

  其实皇帝为了钱,还专门关注过一次瓷器生产,来了个“拍脑袋决策”,从那之后就再也不管了。

  前几年,法国王世子二婚,中国这边当然也送了礼物,王世子这边也专门定制了一批瓷器。

  尤其定制了一些特别昂贵的如“釉彩灯笼”、“玉瓷笙”、“雪锣”等一些特别稀奇古怪的订制品。

  钱,不是问题,那边提供的图样也是为了尽显奢华特殊。

  皇帝当时就关注了一下,觉得这玩意在大顺的审美看来,不可能卖出去啊。但在欧洲那边,居然这么贵?还问了问一些去过欧洲的,说法国那边的僭越、逾制之类的讲究是什么?

  去过的说瓷器上没听说有啥讲究,皇帝心想这些东西这么贵,在国内根本卖不出去,何不多烧一些去欧洲卖?

  他就指导了这么一次,结果可想而知,弄得挺尴尬的——定制货,要的就是稀缺装逼用的,你弄成批量货了,这怎么装?

  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