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七八章 决胜千里之外(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朝堂中天天都在议、变、改。

  反倒是朝廷在长芦收盐的事,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

  也就是一些大臣给皇帝上了奏疏,认为现在这种收盐的办法,是救急不救穷,不可能日后形成定制,还请陛下早点把盐政改革深入下去云云。

  而在收盐的长芦地区,整个盐改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收购的食盐在长芦盐区几个榷场进行了打包,打包之后,由新成立的航运公司运走。

  航运公司的船,在济州岛卸货,将大量的打包好的盐卸到了济州岛。

  这里有大顺这边的港口基地,也作为朝、日、鲸海这个小三角贸易的重要巡查缉私港口,又是威胁监视日本的重要基地,是以和威海一样,以驻军和海军的军饷为目标的商业畸形地繁荣起来。

  这些长芦盐之所以堆在这里,也算是刘钰做的两手准备。

  如果盐商要玩,那就陪他们玩到底,这里运到长江口很方便,大顺这边的船长已经可以闭着眼睛跑了。

  如果盐商怂了不敢玩,这些盐也不能白白浪费,还得想办法卖出去,准备往日本走私。

  虽然日本四面环海,但日本的制盐水平确实是低,敞开贸易的话,大顺的盐是很容易在日本卖出去的。

  一来因为日本的气候多雨,并不适合晒盐法。二来也是因为日本真的不会晒盐法,仍旧还是煮盐法。

  煮盐法就煮出来了问题。

  按说,伴随着日本开港,大顺这边的煤业发展,很容易传播到日本那边。

  谷/span九州岛北部就有煤矿,那里也是非常适合煮盐的地方,按照经济学规律发展下去,就应该是日本以煮盐为契机,掀起了煤炭开采业的黎明。

  日本小冰期气候才结束不久,实际上日本的木料在小冰期气候期已经被砍的很多山都光头了。

  按说有这么个先决条件——就像是英国玻璃制造业和煮盐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和造船保树等导致木料缺乏,刺激了煤炭产业的发展一样,引发了采煤业大发展和蒸汽抽水的需求——但,日本遇到了日本特色的“谷物法”问题。

  即,日本的封建主,是有山的。山是归封建主的,山上的木料开采是专营的。

  都用煤去煮盐了,谁他妈烧木头煮盐?

  不烧木头,专营木料的包买商怎么给钱?

  没钱,怎么维系封建贵族的生活?

  两国的诸多不同,导致了一个促进了采煤业大发展并最终出现了蒸汽机,另一个采煤业刚露头就直接被各家封建主给联手摁死了。当然这只是个表面的不同,实质上的东西,英国谷物法的出台,证明天下封建地主都一个吊样。

  一边是小冰期气候刚过去不久,大量的山被砍光;另一边则是禁止煤炭煮盐,垄断煮盐木料,这盐的价格也就可想而知。

  虽然因为离海近,有各种办法,但相对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