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变化_三国之云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没有经历过一定的斗争,于此尚未见到一统希望的几分天下的局势中,在他百年之后,他的曹氏基业又如何能够保存并得以发扬光大呢!

  对于曹丕的话,曹***却是不置可否,毕竟如今朝廷之上,对于曹***进位魏王的意思却已经是大多数臣子的野望了,想董昭,华歆这些热衷于名利,欲得拥戴之功的大臣们,自是一直都在积极的为曹***运作其中。

  说道董昭,却是不得不牵连到荀彧。如当初迎天子到许,给了曹***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或者可以说是尊天子以讨不臣的策略,董昭于其中却也多有筹划,然而荀彧与曹***而言的尊天子以讨不臣,却是要让曹***行霸道之事,其终究要建立的便是如春秋时的五霸,那样的霸业,为天下的诸侯长,然而世易时移,到了如今的曹***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区区只要有个征西将军之位就能够满足的枭雄之臣了,这却是多少有董昭王道之意的影响。

  所谓王道,却是终究让人通过仁义治国,规范礼仪,最后能够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在秦始皇之前没人称帝,夏商周三代的天子其实都只称王,只有进入战国时期之后,诸侯国才胆敢逾制称王。所以孟子的“王天下”思想,其实就是认为诸侯通过仁德的手段,就可以君临天下,取周天子而代之。

  故而董昭这样的心思,却是已经符合了曹***此时逐渐膨胀的心思的。虽然时至今日曹***于朝堂之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于魏王的急切之念,一切都似乎是诸多朝臣自发的追求之意,然而曹***却是已经于建安十九年末,从董昭之意,恢复五等爵位。

  “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今明公耻有惭德而未尽善,乐保名节而无大责,德美过于伊、周,此至德之所极也。然太甲、成王未必可遭,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耿弇床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

  自那时起,董昭于曹***所建言的言辞便于许都城中纷传而出,又有董昭广为游说群臣,自然便让众人知道了上意若何。

  “丕儿既然有此意,然而为朝廷计,却是还需要多多筹谋,不能仅凭一己之力,一人之私便妄图大事,如今且去,待筹谋完善,可自行其事!”

  得了曹***的暗自允许,曹丕自是回去,他要争位,然而他平日里为人处事却向来保持的很是谨慎,对于曹***很是恭敬以带爱慕,对于兄弟虽然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